近日,來自必贏bwin線路檢測中心附屬成都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肥胖與代謝醫(yī)工結合實驗室的朱紅梅以第一作者身份,在醫(yī)學和健康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《JAMA Network Open》(影響因子:13.8)上發(fā)表綜述《Citations of microRNA Biomarker Articles That Were Retracted: A Systematic Review》。
該研究聚焦于領域——microRNA生物標志物研究中被撤稿文章的后續(xù)引用。在生物醫(yī)學研究中,microRNA生物標志物的使用變得越來越普遍,因為它們在疾病診斷和預后方面顯示出了潛在的價值。然而,近年來,microRNA生物標志物相關研究成為了撤稿熱點。撤稿是學術出版商用來阻止研究不當行為(剽竊/抄襲、捏造或偽造)和提醒讀者注意期刊上發(fā)表的錯誤內容的一種手段。然而,如果已撤稿的文章仍然被引用為合法文章,那它們可能會繼續(xù)損害科學。為了了解撤稿這種手段是否能有效阻止撤稿后引用,該研究對887篇已經撤回的microRNA生物標志物文章的引用情況進行了系統(tǒng)分析,研究發(fā)現(xiàn)這些被撤稿的文章在撤稿后仍然被引用了6327次,其中有238篇(占比30.05%)在撤稿后的引用次數(shù)甚至超過了撤稿前。撤稿論文被引用的趨勢與期刊的影響因子無顯著相關性,即使是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中撤稿的論文,也可能在學術圈中持續(xù)產生負影響。此外,研究團隊隨機抽取了87篇(占9.81%)撤稿文章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文章在撤稿12個月以后,仍有超40%的引用。與1620篇非撤稿文章的對照組相比,撤稿并沒有有效減少被撤稿論文組的引用;相反,414篇引用撤稿文章組與7954篇未引用撤稿文章的對照組相比,引用撤稿文章的研究將來更可能被撤稿。
通過這項研究,團隊建議期刊和數(shù)據庫應采用自動化工具來標記和追蹤被撤稿的論文,以減少這些論文繼續(xù)被錯誤引用的情況。研究團隊還呼吁科研人員在提交論文前,通過諸如撤稿觀察網(Retraction Watch)和PubPeer等平臺,仔細檢查引用的文獻是否已被撤稿。
論文鏈接:https://jamanetwork.com/journals/jamanetworkopen/fullarticle/2816597